你也許拍過銀河,但極光這個題材也是眾多風景愛好者也必須收藏的一個經驗!
對於沒有拍過極光,第一次拍極光,怎樣才可以預備拍攝時的設定、技巧,才不會在寒冷的極光下手忙腳亂(心會很累)?
這個「極光行前功課」跟你分享我的經驗!
本文導讀
關於黃刀的那些事
- Walmart 不賣生鮮,要去independent store
- 小心野生動物
- 出市區的道路很簡單
- 務必遵守交通規則 STOP!!
- 旅行團很多,要篩選品質好的
- 極光不是每天都看得到,天氣有很大的因素,雲會遮蓋
- 出市區都要當作沒網路,有訊號是運氣好!
極光出現的時間:不是固定
極光是自然現象,不能控制,也很難預測,但他不會一直不出現,也不會一直出現。有可能一下很大,然後一直動;也有可能很小一直動;也有可能很大,但不太動。反正可能性很多。
可以多留意天氣和實際地理環境,提早拍攝,先拍地景、設置參數等等,這樣成功拍到絢麗星空的極光的機率會大幅上升!
拍攝極光的重要環境因素:
- 晚上的時間長 (日落藍調後,即便到了凌晨三四點都可以一直拍)
- 天空無雲,最好是萬里無雲
- 沒有下雪、下雨
- 光害少、遠離市區
就我的現場經驗,只要能清楚看到星星,看到極光的機會就超大!所以即便肉眼暫時看不到極光,只要看到星星,就可以準備拍攝極光,因為極光會隨時出現,還會跳舞對話!
月亮會影響極光拍攝,但這是壞事嗎?
你拍過銀河的話,你會知道月亮會影響星空相片,是除了城市光害、月亮也是一種因素。
但對於極光拍攝,月亮不一定是個壞事,因為月亮可以幫忙補光地景。
如果沒有月亮,你真的要摸黑,有月亮反而你還比較不會跌倒、更安全。
甚至有時候可以當前景,像是在某些公園可以拍到月亮海。
在極光大的時候,你不會感覺月亮有影響,極光的亮度甚至可以感覺上蓋過月亮…真的很壯觀。
極光指數KP重要,但KP就看不到?
KP是會變的。你昨天看的,跟今天APP看的可能對於今晚的預測都不一樣。
APP 會顯示「Kp Index」,Kp Index 越高,代表極光越強,相對看到極光的機會更大!但即使 Kp Index 只是 1 或 2 的低指數,只要天空沒有雲,看到星星的話,也有很多機會。
(所以重點反而是雲多不多)
拍攝極光要準備的器材
黃刀鎮的資源不如大城市多,雖然常見的生活用品應有盡有,但在攝影方面,建議準備充足:
- 一部主相機,一部備援相機或電池 (寒冷天氣,相機電池更容易沒電)
- 超廣角鏡頭 (全幅等效 16mm),魚眼鏡頭也可以
- 鏡頭光圈越大越好 F/數字越小越好,例如F/2.8比F/4更好
- 三腳架 + 穩固的雲台。手機的快拆板也可以帶著
- 實體快門線 或是 用自拍模式
- 記憶卡
- 暖暖包 (如果用不完帶回去要托運,手提超過一定數量會被丟掉)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
- 毛帽、手套(野外風大)
- 手電筒或頭燈(能帶有紅燈功能或是調光強度功能最好,避免閃瞎大家。
第一次拍攝極光 – 怎樣設定相機參數?
拍攝極光其實很簡單,跟拍銀河類似,先按以下設定,再去現場微調:
- 手動模式 (M-Mode)
- 光圈最大 (如 f/3.5、f/2.8等)
- 快門設定在 3s – 8s,不要太慢,或太快。拍太長曝光時間可能變成一整坨,拍太短又看不出形狀(而且會太黑)
- ISO 按實際情況調整,一般在 ISO800 – 3200 中間
- 一般設定為「無限遠對焦」,可以找個遠方物體對焦,例如遠方的車燈。或是在市區就先對焦好、鎖定。
- 拍攝 RAW 檔,方便後製降噪(新版的Lightroom有AI降噪功能,要求RAW檔案)
- 白平衡按個人喜好設定為 3000K – 4000K,記得固定白平衡,如果要縮時,才不會跳來跳去
- 三腳架上相機(快拆板一定要鎖好,天氣冷,手不一定有鎖緊),利用快門線或是自拍模式拍攝
- 有防手震的話要關閉
極光舞姿曼妙,強度、形狀也會隨時改變,在拍攝時可以根據當下情況來調整:
- 如果極光變亮,相片顯得過曝 → 降低 ISO 感光度,也可以降低噪點機率
- 如果極光跳動變快、動得很快 → 稍稍加快快門速度(秒數變短),並視情況提高 ISO
新手或是第一次拍攝極光,「很忙」是很正常的,不過多拍攝一兩天就會相當習慣,有自己的心得跟慣用的參數!
第一次拍攝極光 – 怎樣設定手機參數?
手機拍攝也是類似的概念
有腳架的話
- 用iPhone內建相機
- 點拍照按鈕出現選項
- 夜間模式-調到最大
- 計時器5秒
- 上腳架或找個牆壁、地板靠著
- 按下拍攝 就可以囉
沒腳架手持的話
- 用iPhone內建相機
- 夜間模式自動啟動
- 上腳架或找個牆壁、地板靠著
- 手盡量穩住
- 按下拍攝 就可以囉
準備上場:提前預習白天的樣子
你可以看看這一篇文章講黃刀鎮的一些攝影點(公園),預習白天的樣子,揣摩一下。


